当前位置:纳维网 > 生肖运势 > 天有四时五行,五行四时用事表

天有四时五行,五行四时用事表

内容导航:
  • 逊思邈的医术有那些故事?
  • 阴阳五行学说对于实际生活的影响
  •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正确的是什么?
  • 古代所谓“四时,四方,五行,无常”分别指什么
  • 生肖五行对照表,十二生肖相对应的时辰?
  •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
  • Q1:逊思邈的医术有那些故事?

    孙思邈,雍州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亦好
    释典。洛阳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识小,难为用也。”后周宣帝
    时,思逊以王室多故,遂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徵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常谓所亲
    曰:“过是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
    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
    唐显庆四(四原作七。据明抄本改)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上元元年,
    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名士,如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皆执
    师弟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照邻病,留在其宅,时庭前有大梨树,照邻为之赋。
    其序曰:“癸酉之岁,余卧疾长安光德坊之官舍,户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昔公主未嫁而
    卒,故其邑废。时有处士孙思邈,道洽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
    二,则今之维摩诘。至于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闳、安期先生之俦也。自云开皇辛酉
    岁生,年九十三矣。察之乡里,咸云数百岁。又共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目见。以此参之,不
    啻百岁人矣。然犹视听不衰,神彩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时照邻有盛名,而染
    恶疾,嗟禀受之不同,昧遐夭之殊致。因问思邈曰:“名医愈疾,其道如何?”对曰:“吾
    闻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
    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
    呼吸吐纳,循而为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
    精,阴用其形,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疣赘,陷而为痈
    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则亦如之。故五纬盈
    缩,星辰失度,日月错行,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疹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
    土踊,此天地之疣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此天地之喘乏也。雨泽不
    时,川源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道德,辅之以
    政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
    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其文学也,颖出如
    是。其道术也,不可胜纪焉。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于思邈,
    口以传授,有如目睹。东台侍郎孙处约,尝将其五子侹、儆、俊、侑、佺,以谒思邈。思邈
    曰:“俊当先贵,侑当晚达,佺最居重位,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卢齐卿,自
    幼时请问人伦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孙当为属吏,可自保也。”齐卿
    后为徐州刺史,思邈孙溥,果为徐州萧县丞。邈初谓齐卿言时,溥犹未生,而预知其事。凡
    诸异迹,多如此焉。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不奠生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
    尸就木,空衣而已,时人异之。自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三十卷、《福禄
    论》三十卷、《摄生真箓》、《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开元中,复有人见隐
    于终南山,与宣律师相接,每来往参请宗旨。时大旱,西域僧请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
    备香灯,凡七日,缩水数尺,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师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时久,
    匪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脑将为药,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救护。”宣公辞
    曰:“贫道持律而已,可求孙先生。”老人因至,思邈谓曰:“我知昆明龙宫有仙方三十
    首,若能示予,予将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许妄传,今急矣,固无所吝。”有顷,
    捧方而至。思邈曰:“尔但还,无虑胡僧也。”自是池水忽涨,数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
    又尝有神仙降,谓思邈曰:“尔所著《千金方》,济人之功,亦已广矣。而以物命为药,害
    物亦多。必为尸解之仙,不得白日轻举矣。昔真人桓闿谓陶贞白,事亦如之,固吾子所知
    也。”其后思邈取草木之药,以代虻虫水蛭之命,作《千金方翼》三十篇。每篇有龙宫仙方
    一首,行之于世。及玄宗避羯胡之乱,西幸蜀。既至蜀,梦一叟须鬓尽白,衣黄襦,再拜于
    前,已而奏曰:“臣孙思邈也,庐于峨眉山有年矣。今闻銮驾幸成都,臣故候谒。”玄宗
    曰:“我熟识先生名久矣。今先生不远而至,亦将有所求乎?”思邈对曰:“臣隐居云泉,
    好饵金石药,闻此地出雄黄,愿以八十两为赐。脱遂臣请,幸降使赍至峨眉山。”玄宗诺
    之,悸然而寤。即诏寺臣陈忠盛挈雄黄八十两,往峨眉宣赐思邈。忠盛既奉诏,入峨眉,至
    屏风岭,见一叟貌甚俊古,衣黄襦,立于岭下。谓忠盛曰:“汝非天子使乎?我即孙思邈
    也。”忠盛曰:“上命以雄黄赐先生。”其叟偻而受。既而曰:“吾蒙天子赐雄黄,今有表
    谢,属山居无翰墨,天使命笔札传写以进也。”忠盛即召吏执牍染翰。叟指一石曰:“表本
    在石上。君可录焉。”忠盛目其石,果有朱字百余,实表本也。遂誊写其字,写毕。视其叟
    与石,俱亡见矣。于是具以其事闻于玄宗,玄宗因问忠盛,叟之貌与梦者果同,由是益奇
    之。自是或隐或见。咸通末,山下民家,有几十余岁,不食荤血,父母以其好善,使于白水
    僧院为童子。忽有游客称孙处士,周游院中讫,袖中出汤末以授童子,曰:“为我如茶法煎
    来。”处士呷少许,以余汤与之,觉汤极美,愿赐一碗。处士曰:“此汤为汝来耳。”即以
    末方寸匕,更令煎吃,因与同侣话之,出门,处士已去矣。童子亦乘空而飞,众方惊异。顾
    视煎汤铫子,已成金矣。其后亦时有人见思邈者。(出《仙传拾遗》及《宣室志》)
    孙思邈是雍州华原人。七岁上学,每天读书大约一千字左右。他成年之后,喜欢谈论
    庄、老及百家的学说,也喜欢佛经。洛阳总管独孤信,见了他之后便感叹地说:“这是一个
    圣童,只怕他器量大见识少,很难任用。”后周宣帝的时候,孙思邈因为王室发生了许多变
    故,就隐居到太白山里。隋文帝辅政的时候,让他做国子博士。他称病不起。他常常对亲近
    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才能帮他救济世人。”到唐太宗即
    位,把他召到京城,慨叹他的模样很年轻,对他说:“我因此知道有道术的人实在应当受到
    尊重,羡门、广成等神人确实不是虚传。”皇上要授给他爵位,他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唐
    显庆四年,唐高宗召见他,请他做谏议大夫,他又坚决推辞不接受。上元元年,他托病请求
    回乡,皇上特意赐好马给他,并且把鄱阳公主的城邑赐给他居住。当时的名士,像宋之问、
    孟诜、卢照邻等,都用老师弟子的礼节对待他。孙思邈曾经和皇帝一起到过九成宫。卢照邻
    病了,住在他的住宅里,当时院子里有一棵大梨树,卢照邻就为那梨树作了一篇辞赋,赋的
    序言说:“癸酉这年,我卧病在长安光德坊的官舍里,这里的老人说,这是鄱阳公主的城
    邑。从前鄱阳公主没有出嫁就死了,所以她的城邑一直荒废着。当时有一位处士叫孙思邈,
    他通晓古今,学尽各种数术。他谈论起道家的理论来,就像古代的蒙县庄子;他的学问深入
    不二,就像当今的维摩诘;至于推算天文历法量度天地,则可以与洛下闳、安期先生相提并
    论。他自己说生于开皇辛酉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到乡间打听他,人们都说他已经几百岁
    了。另外,他和人们一起谈论起周、齐之间事来,记得清清楚楚,就像亲眼见过。以此检验
    他,就不止是一百岁的人了。然而他的耳不聋,眼不花,神采奕奕。可以说是古代的聪明傅
    达长寿之人了。当时卢照邻很有名气,他得了重病,他嗟叹每个人的承受不同,不知道人长
    寿短命如此悬殊。于是他问孙思邈:“名医治病,它的道理如何呢?”孙思邈回答说:“我
    听说善于谈论天的人,一定要向人打听;善于谈论人的人,一定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有
    四时的变化,五行的运转,寒暑交替。它的运转,和就下雨;怒就刮风;凝结就是霜雪;张
    扬就是虹霓。这是天地的规律。人有四肢和五脏,有醒有睡,有呼有吸,循环往复。流动,
    就形成人体的营养作用、卫外机能和血气循环;明显,就成为人的气色;发声,就有了人的
    声音。这是人的规律。阳性,用它的精神;阴性,用它的形体。这是天和人相同的地方。等
    到失去这种正常现象,热气上升则生热;不然就生寒;凝结就成为肿瘤;凹陷就成为痈疽;
    奔跃就成为喘息、困乏;竭尽就成为焦枯。病情呈现在表面,病变动却在形体内。把这种道
    理推及到天地方面,也是这样的。所以,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有盈有缩,星辰失
    去了常度,日月的运行出现错乱,慧星离开轨道飞行,这是天地的大病。寒暑不正常,这是
    天地热气上升与否的表现;岩石泥土耸起,这是天地的肿瘤;山崩地陷,这是天地的痈疽;
    狂奔的风,狂暴的雨,这是天地的喘息和困乏;雨露润泽不及时。江河干涸,这是天地的焦
    枯。良医治病,用药疏导,用针剂拯救;圣人济世,用道德调和,用政事辅助。所以,人身
    上有可以治好的病,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灾。”他又说:“胆子要大,而用心要细;心智要圆
    活,行为要方正。《诗经》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是小心;‘赳赳武夫,公侯
    干城’,说的是大胆;‘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这是行为的方正;‘见机而作,不俟终
    日’,这是心智的圆活。”他的文学,如此超拔突出;他的道术也不可胜纪。当初魏徵等人
    受命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遗漏,多次向孙思邈请教。他用口传授,就像亲
    眼所见一样。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侑、孙侹去拜见孙
    思邈。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侹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
    执掌兵权上。”后来都像他说的一样。太子詹事卢齐卿,小时候向孙思邈请教人伦的事情,
    孙思邈说:“你今后五十年,地位可达到一方诸侯之长,我的孙子应当是你属下的官吏,你
    应当自己保重才是。”卢齐卿后来做了徐州刺史,孙思邈的孙子孙溥,果然是徐州萧县的县
    令。孙思邈当初对卢齐卿说这话的时候,孙溥还没有出生,而预先知道了他的事情。凡是各
    种奇异的事情,大多如此。永淳元年,孙思邈死去,死前留下话要薄葬,不准在墓中埋藏殉
    葬品,不准用活着的牛羊祭奠。经过一个多月,他的脸色没变。举起他的尸体往棺材里装的
    时候,他只剩下空空的衣服而已,当时的人都感到奇怪。他亲自注释了《老子》、《庄
    子》,撰写了《千金方》三十卷、《福禄论》三十卷、《摄生真箓》、《枕中素书》、《会
    三教论》各一卷。开元年间,又有人发现他隐居在终南山,与宣律师相来往,宣律师常常来
    来往往地向他参学请教佛教宗旨。当时天大旱,有一个西域的僧人请求在昆明池筑坛求雨,
    皇上下诏让有关部门准备香灯。一共七天,水缩下去几尺。忽然有一位老人夜里到宣律师那
    里求救,说:“我是昆明池里的龙,很久没下雨,不是因为我。一个胡僧要用我的脑子做
    药,欺骗天子说求雨,我的命危在旦夕,请和尚用法力救护于我。”宣公推辞说:“贫僧操
    守戒律罢了,你可以去求孙思邈老先生。”老人于是就来到孙思邈那里。孙思邈说:“我知
    道昆明池龙宫里有神仙药方三十个,如果能让我看看,我就救你。”老人说:“这些药方上
    帝不准随便外传,现在紧急了,丝毫无所吝啬!”过了一会儿,老人捧着药方来了。孙思邈
    说:“你天明回去,不用担心胡僧。”从此池水忽然暴涨,几天便漫上岸来,胡僧羞怒而
    死。另外,曾经有一个神仙从天而降,对孙思邈说:“你所著的《千金方》,济人的功效也
    很广了。而用生物做药,残害的生物也太多了,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尸解的神仙,不能白天升
    天成仙了。从前,一位真人桓闿告诉陶贞白,事情也是这样,本来你是知道的。”此后孙思
    邈采用草木做药,以代替虻虫、水蛭的性命,作《千金方翼》三十篇,每篇有《龙宫仙方》
    一个行世。等到唐玄宗躲避安史之乱,向西到达蜀地之后,梦见一位老汉须发皆白,穿黄色
    衣服,再三在面前参拜,然后奏道:“我是孙思邈,在峨嵋山结庐居住多年了。现在听说皇
    上的銮驾来到成都,我所以等候在这里拜谒。”唐玄宗说:“我熟悉你的名字很久了,现在
    你不怕道路遥远来到这里,也是有所求吗?”孙思邈说:“我隐居在云泉之间,喜欢吃金石
    之药,听说这个地方出雄黄,希望赐给我八十两。如果能满足我的要求,请派使者到峨嵋山
    来。”唐玄宗答应了,心大跳而醒来,立即就令侍臣陈忠盛带八十两雄黄,到峨嵋山去赐给
    孙思邈。陈忠盛奉诏之后来到峨嵋山,走到屏风岭,遇见一位容貌很俊逸古朴的老头,穿黄
    色衣服立在岭下。老头对陈忠盛说:“你莫非是天子的使者吗?我就是孙思邈。”陈忠盛
    说:“皇上让我把雄黄赐给你。”那老头躬身接受,然后说:“我承蒙天子赐给我雄黄,现
    在有表章致谢,但这里是山野之居,没有笔墨,请您执笔转抄送进宫中。”陈忠盛立即让官
    吏拿来笔墨之类。老头指着一块石头说:“表章在那石头上,您可以抄录下来。”陈忠盛看
    那石块,果然有一百多个红字,确实是表章。于是就把那些字抄录下来。写完之后,再看老
    头和石头,全都不见了。于是陈忠盛把这事详细地奏明唐玄宗。唐玄宗于是问陈忠盛,老头
    的相貌与梦中的果然一样,因此更感惊奇。从此,孙思邈有时候隐没,有时候出现。咸通末
    年,山下的一家百姓,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不吃荤血,父母认为他喜欢善行,让他到白水
    僧院做了童子。忽然有一位游客自称孙处士,在院中游了一周之后,从袖中取出一包汤药碎
    末交给童子说:“为我像烹茶那样煎好。”煎好之后,处士饮了一些,把剩下的汤汁给了童
    子。童子觉得汤汁的味道极美,希望再给他一碗。处士说:“这药就是为你来的!”就把方
    寸这样大的一匙药沫再让他煎着吃。于是他便向同伴们说了。出门一看,处士已离去了。童
    子也乘空飞起来。众人正在惊异,一看那煎药的锅子,已变成金的了。这以后也时常有见到
    孙思邈的人。
    文章出处:《太平广记》中华书局93年版</B>

    Q2:阴阳五行学说对于实际生活的影响

    春季和一天的寅卯辰三个时辰,就是早晨三点到九点太阳初升,阳关和煦,成少阳、阴阳,少是小的意思,阴阳就是说阳气的量只是一份。

    夏季辰巳午未就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太阳当头照,阳光强烈,成太阳三阳,太就是大的意思,三阳就是说阳气的量是三份。

    秋季和申酉戌三个时辰,也就是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太阳逐渐西沉,阳光逐渐减弱,把它叫做阳明、二阳,明是显著的意思,二阳就是阳气的量是两份。

    冬季和夜间,太阳在地球的另一面,地球隔绝了太阳的光和热,于是就有了阴,这个时候阳气浅潜降,阴气主事。

    《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与昼夜的关系

    《黄帝内经》把亥子丑就是二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叫做太阴,叫做三阴,阴气的量是三份。

    子丑寅就是23点到第二天凌晨5点,把它叫做少阴、二阴,阴气的量是两份。

    丑寅卯就是凌晨1点到早晨7点,把它叫做厥阴、一阴,厥是尽的意思,厥阴就是阴气少到了极点,少到了尽头,阴气只有一份。

    一昼夜12个时辰中,也就是二十四小时中,三阳各占三个时辰,就是各占六小时。

    三阴之间,两两重叠两个时辰,厥阴和少阳又重叠两个时辰,就是四小时,这就是《黄帝内经》关于三阴三阳的划分。
    阴阳是天地之道,无处不在

    如果阴阳是对气的质的区别的话,三阴三阳是对阴或阳量的区别,阴阳二气不亢不烈、不冰不寒,是是幻育生命的基本条件。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也就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那阴阳的烙印在哪里呢?

    任何一片植物的叶子、花瓣都有正反两面,这就是阴阳的烙印。

    我们肌肉的收隐和束身,肺的呼出和吸入,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气泡的同化和异化,精神状态的兴奋和抑制,觉醒和睡眠等等。

    任何一项生理活动都存在着阴阳二气,既相对立又相协调的运动变化,所以说阴阳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阴阳是天地大自然幻育生命的本源,是天地之道,道就是规律啊!

    即原本的自然科学属性已经不言自明了,既然阴阳是幻育生命的基本条件,所有的生命都会被打上阴阳的烙印,万事万物也就都有阴阳。

    所以用阴阳来解释万物的生成,以阴阳来描述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用三阴三阳来命名脏腑经络以及病名、病症,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中医说的气到底是什么意思?

    阴气、阳气是区分气的性质的,三阴三阳是区分阴阳气的量变的。

    现在讲五行又说五行是区分气的运动状态的,运动趋向、运动方向的。

    所以有人就说你们中医竟说不清楚,我说哪点说不清楚了,你给我说说你所说的气是什么意思?

    经典物理学认为,构成宇宙的三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

    中医学的一个气字,就包含了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要素,其实物质的,构成宇宙的是气,构成人体的是气,构成万事万物的都是气。

    气是物质的,气是协调能力的,我们说这个小伙子很有力气,说明他携带的能量较多,他做的功就多。

    当代的物理学家扬起了牛顿力学物质宇宙的信念,认为组成宇宙的是能量,而不是悬浮在虚空空间的物质。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是由看不见的能量所组成的,而不是可感知的物质。

    因此在我们的世界中,物质实体是从子虚乌有中出现的,这就是现代量子物理学的观点。

    所以这个观点认为,能量构成了宇宙万物,物质只是能量的凝聚,是能量表现的一种形式。

    而中医学中的气字,就可以直译为量子物理学中的能量。

    所以我认为,中医所用的气的概念比经典物理学更先进,能和现代量子物理学比美,和现代量子物理学所说的能量构成万物是一回事。只不过用词不同罢了。

    五行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源

    《素问·阴阳印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你看这两条原文,一个是说四时五行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源。一个是说升降出入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源。

    显然,五行就等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五行和升降出入是一回事。

    如果大家觉得你这个结论有点不可靠,那我们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到: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不失其宜”和“勿乖其政”的意思是一样的。

    它把天地升降就是气的升降出入和“五运宣行”就是五行的交替运行相对仗,这是直接把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五行对应起来讲述。

    所以通过认真的学习《黄帝内经》原文,大家就可以明白。

    由于季节和温度的变化,导致了自然界运动趋向的变化,进而就是植物有了生长化收藏的节律,动物有了生长壮老已的过程。

    显然五行研究的也是幻育生命的自然条件,就像我前面所说,在不少教科书上说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这五种基本物质地相杂和相合而化生的,这是符合朴素唯物主义的。

    大家看看,这种认识和《黄帝内经》在五行本意的理解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没有学习或者没有理解中医经典的原意的说法。

    这种物理的说法招致了当代对中医的诸多诟病,甚至很多人提出五行应当淘汰,这不能不说是中医学术界的一种悲哀和无奈啊。

    中医经典用阴阳区分气的性质

    用三阴三阳区分气的量变,用五行区分气的运动方向,这一学说阐述的是地球上幻育生命的基本条件。

    这个条件和美国宇航局在地外寻找人类宜居行星的条件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这就是《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地之气’就是天地的能量,‘四时之法’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五行规律。

    这个条件失衡就意味着太阳系的毁灭,就意味着地球生命的终结。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不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超越。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讲述的正是不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规律啊,是超越。

    五行五色归类的依据

    举一个五行和五色的例子。

    颜色是光线照在物体上之后,物体表面所反射出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我们人类视网膜上的反映。

    这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对人类和动物的细胞有没有作用呢?人们还没有研究清楚,我想即使有作用,这种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就是某种颜色大面积渲染以后,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会有一定的影响。

    有人从这样的力学的角度讲述日月星辰的运动和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不同颜色对人体气的运动的影响,这是别开生面,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思路。

    古人认为,大自然有了阴阳五行才有了万事万物,于是就可以把万事万物按照阴阳五行来分类。

    颜色也是事物之一,所以颜色也要按照五行来分类。

    一般人们所说的树叶色绿,火焰色红,土地色黄,秋霜色白,都可以理解。

    如果按照五材的角度来谈五色和五行的归类,那就以形而下的气来解释形而上的道,肯定不能自圆其说。

    我认为,当某种颜色大面积渲染的时候,可以影响人的气的运动,从而就会有心理的和生理的反应,这才是五行和五色归类的依据。

    五行五色归类的内在原因

    在海滨和大草原,很少有抑郁症的人,草原和海滨大面积的蓝色、绿色的环境令人的气息展发,使人心情舒畅,郁闷得到宣泄,焦虑得到缓解。

    红色率即上升,容易使人兴奋。那些特别偏爱红色服饰的人,一般都是气虚的,血压偏低的,精力不足的人。他会本能的选择红色系列的服饰来提高自己气的上升能力。

    但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如果处于大面积红色渲染的气氛中,就会引发狂躁症的发作。于是红色就和上升的火气联系了起来。

    白色利于气的内收,就利于人的冷静思考和内省。所以教室、图书馆、会议室和一般的家庭中都把墙壁粉刷成白色,使人能够冷静的学习和思考,于是就把白色和内收的精气联系了起来。

    黑色利于气的下降,利于人的步静和安眠,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把窗帘拉上,灯关掉,房间所有的物体没有光源的照射就变成了漆黑一片,人很快就睡着了,于是就把黑色和下降的水气联系了起来。

    灵堂的布置只能用黑白二色,它利于人体气的内收和下降,使在场的人能够静下心来,深切的追往比我们先走的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黄色利于气的稳定,给人一种平稳庄重的心理感受,所以古代选用黄色作为皇帝的服饰,皇家居所的主色,它表达了希望统治稳定,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于是就把黄色和平稳的土气联系了起来。

    这应当是五色和五行归类的内在原因。

    我想强调的是,颜色只有大面积渲染的时候,才能对人的心理和气的运动发生微小的作用。

    而不是一粒小小的种子、果实,或者是一棵棵小小的植物,它的颜色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功效。

    天有四时五行,五行四时用事表,第1张

    Q3: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正确的是什么?

    这本医疗著作,冠名是黄帝,其实并非黄帝所著,相传是成书于西汉,作者也并非单独一个人。而是从黄帝时期开始,传承了几百几千年,跨越了多个时期,收集了多个作者的文字,而汇集成的一本医学著作。

    这本书建立了中医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等等,也是从这本书,我们的老祖宗开始了阴阳调和之学说。

    这本书结合人体,结合气象,给出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大自然道理,并且鼓励和指导人们在春季夏季注意保养身体生长之阳气,在秋季和冬季保养人体秋收冬藏的阴气。也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这种说法是符合大自然规律和人生长状态的,不论从哪方面讲,都适合找我们炎黄子孙保养自己的身体。

    老祖宗不光给了两瓣指甲,还给了我们许多的精神财富,用起来,保健康啊!

    春夏养阳。

    Q4:古代所谓“四时,四方,五行,无常”分别指什么

    四时:春、夏、秋、冬四方:南、北、西、东五行:水、火、木、金、土五常:仁、义、礼、智、信

    Q5:生肖五行对照表,十二生肖相对应的时辰?

    说到生肖五行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生肖属相年份五行、出生年月对照表,另外,还有人想问六十甲子、年份、五行、生肖对照表,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十二生肖怎么排金木水火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十二生肖相对应的时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肖五行对照表

    子时(鼠)、丑时(牛)、寅时(虎)、卯时(兔)、辰时(龙)、巳时(蛇)、午时(马)、未时(羊)、申时(猴)、酉时(鸡)、戌时(狗)、亥时(猪)。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2024年生肖五行属性表。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01时至03时)。12生肖排序。

    十二生肖怎么排金木水火土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07时至09时)。12生肖五行属性对照表。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19时至21时)。生肖五行婚配表。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地支对应着一年的12个月,但干支记月是以二十四节气的12 个节为界线。

    立春是寅月的开始惊蛰为卯月的开始,立春至惊蛰这一时段为寅月,惊蛰至清明之间为卯月。2024年生肖五行号码表。



    生肖五行对照表:生肖属相年份五行、出生年月对照表

    依次类推。 在公元记时中一天的起始时间是半夜12点。在甲子记时中一天的起始时间是半夜11点。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等份,用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现代记时方式将一天分为24小时。十二生肖五行属性大全。

    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地支,生肖,节气时间段近似阴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时刻,五行,子 鼠。生肖属性对照表。

    大雪—小寒十一月到十二月23时—1时,水阳。年份属相五行对照表。

    丑牛小寒—立春十二月到1月1时—3时,土阴。

    寅虎立春—惊蛰正月到2月3时—5时,木阳。

    卯兔惊蛰—清明二月到3月5时—7时,木阴。生肖五行对照表。

    辰龙清明—立夏三月到四月7时—9时,土阳。

    巳蛇立夏—芒种四月到五月9时—11时,火阴。五行属火的生肖有哪些。

    午马芒种—小暑五月到六月11时—13时,火阳。

    未羊小暑—立秋六月到七月13时—15时,土阴。

    申猴立秋—白露七月到八月15时—17时, 金阳。

    酉鸡白露—寒露八月到九月17时—19时,金阴。

    戌狗寒露—立冬九月到十月19时—21时,土阳。

    亥猪立冬—大雪十月到十一月21时—23时,水阴。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时辰的划分: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

    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晚。年份五行时间对照表。

    以上就是与十二生肖相对应的时辰相关的内容,是关于生肖属相年份五行、出生年月对照表的分享。看完生肖五行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Q6: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最近十二时辰很是火爆,不少人都是十分的好奇,这个时候还会对此进行研究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1

    古代采用的是十二时辰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代替。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子时是凌晨23:00-1:00,以此推算,申时是15:00-17:00点。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十二时辰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破晓、旭日,指太阳刚露脸,初升的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也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15食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17是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五行

    相生: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相克: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2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

    1、五行:

    相生: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相克: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2、时辰的五行:

    金行:申时 酉时 最旺

    木行:演时 卯时 最旺

    水行:子时 亥时 最旺

    火行:巳时 午时 最旺

    土行:丑时 辰时 未时 戌时 最旺

    3、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

    土者其中藏水。

    4、寅卯东方木,已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段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时辰对应养生表

    1、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2、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3、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4、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5、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 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6、已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 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7、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 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8、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9、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10、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11、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12、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

    十二时辰与五行对照表3

    十二时辰对照表

    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 时辰 。每一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比如7时叫辰初,8时叫辰正,9时叫巳初,10时叫巳正。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12秒。俗话说“ 女孩难得午时贵 ”,意思是说午时出生的女孩是最为好命的。又传说子时、寅时、辰时、酉时这四个时辰出生的人必定人中龙凤,日后必能成大事,有成为达官贵人的好命。晨曦破晓是什么时辰?破晓是指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他并不是精确的时间名词而是一个时刻。一般是4、5、6点钟天刚亮的样子。

    十二时辰 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十二时辰点点滴滴。吃货的十二时辰,北京十二时辰,杭州十二时辰、晋江十二时辰,珠海十二时辰,大理十二时辰,高校十二时辰、

    日晷 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中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中国古代的计时器:圭表、日晷、漏壶、浑天仪

    金朝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没一个夜儿不梦见。”

    宋朝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明朝《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耽搁了时辰了。”

    清朝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天干地支

    干支本源于“干枝”,可以想象成茂密的大树,大树有树干—— “天干” 10个: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有树枝—— “地支” 12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22个汉字就组成了一套记录时间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