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纳维网 > 生肖运势 > 贵州织金未葬风水宝地,贵州毕节十大风水宝地

贵州织金未葬风水宝地,贵州毕节十大风水宝地

内容导航:
  • 为什么说织金洞是洞穴的宝库?
  • 贵州出天子风水宝地这是贵州的什么地方
  • 织金县二龙抢宝风水宝地在哪
  • 贵州织金万人坟
  • 织金谌氏家族厉害吗
  • 贵州地学先驱谌湛溪
  • Q1:为什么说织金洞是洞穴的宝库?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的官寨乡。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全洞空间宽阔,有上、中、下3层,洞内有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织金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织金城建于1382年,三面环山,一水贯城,城内有71处清泉,庵堂寺庙50余处,有结构奇特的财神庙、洞庙结合的保安寺等。

    织金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溶洞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洞外还有布依、苗、彝等少数民族村寨。

    冯牧有诗写道: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

    贵州织金未葬风水宝地,贵州毕节十大风水宝地,第1张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织金洞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

    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米,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及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银雨树”高达17米,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

    织金洞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40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平方米;洞内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度属于极致;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宫内的塔林世界,在16000平方米的洞厅内,耸立着100多座金塔银塔,而且隔成11个厅堂。金塔银塔之间,石笋、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和石柱遍布,与塔群遥相呼应。

    织金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地处我国乌江上游南岸,系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地块隆升,河流下切溶蚀岩体而形成的高位旱溶洞。地质形成约50万年,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晚新世。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多变,使该洞具有多格局、多阶段和多类型发育的特点。

    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和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是目前世界溶洞的佼佼者之一。洞内堆积物的高度平均在40米左右,最高堆积物有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笋还要高7米多。从洞的体积和堆积物的高度上讲,它比一直誉冠全球并列为世界旅游溶洞前六名的法国、前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的溶洞要大两三倍。

    织金洞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珑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等一幅幅大画卷,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平方千米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织金洞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奇、全”。“大”是指纳金洞的空间及景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奇”是指景观及空间造型奇特,审美价值极高;“全”是指洞内景观形态丰富,类型齐全,岩溶堆积物囊括了世界溶洞的主要堆积形态和类别。

    迎宾厅由于洞口阳光照射,厅内长满苔藓。岩溶堆积物如巨狮、玉蟾、岩松。厅顶有直径约10米的圆形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万万个金钱,称“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侧壁旁一小厅,中有一棵10余米高的钟乳石,形如核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云厅”。厅内还有直径约4米的圆形水塘,站立塘边,可观看塘中如林石笋和洞窗倒影,名“影泉”。讲经堂因岩溶堆积物如罗汉讲经得名。中间有一面积300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间隔为二,名“日月潭”,系全洞最低点。潭中岩溶物形如3层宝塔,顶端坐一佛,如聚神讲经。

    塔林洞又称“金塔城”,呈金黄色,熠熠闪光。群塔将景区分为11个厅堂,其间遍布石笋、石柱、石帷、钟旗,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蘑菇潭”潭水中有无数朵石蘑菇,影随波动;“石鼓”面平中空,水点滴在鼓上,咚咚作响。“塔松厅”内有相对两棵石松,一棵黑褐色,高5米,酷似针叶的钟乳石聚成片状凝结在主干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棵高近20米,层层叶面上如覆白雪,名“雪压青松”。

    远古时洞顶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称“万寿山”,后来山上又覆满岩溶堆积物。上有珍奇的“穴罐”,呈椭圆形。旁有“鸡血石”,晶莹绯红,酷似“孔雀开屏”。有3尊“寿星”,高10米至20米。洞顶和厅壁由黄、白、红、蓝、褐诸色构成美丽的图案。

    望山洞是织金洞中枢纽,可通往各大景区。湖边钟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10米,形如铁树,树身布满千万颗黑色石珠,上端右侧呈白色,如雪花被覆,称“铁树银花”。湖东北岸是一陡峭斜坡,路歧出,一条18盘,绕27拐,登441石级进“南天门”,入“灵霄殿”;另一条经422石级进“北天门”,入“广寒宫”。

    江南泽国分为漫谷长廊、北海陇、宴会大厅、江南泽国4个部分。

    “漫谷长廊”,洞廊深长、壁间钟乳石奇异多姿;“宴会大厅”,面积10000多平方米,洞内平坦干燥,是理想的休息、进餐和活动场所。

    “北海陇”中的数条游龙似的边石坝蜿蜒伸展,钟乳石林立;中有一深潭,潭中有9根石笋,称“清潭九笋”;“江南泽国”的流水、湖泊、水塘、水田交错,流水潺潺,田水如镜。

    雪香宫中的岩溶堆积物如茫茫雪原,冰柱四立,玉帷高挂,俨然一派北国风光。其间,有自然形成的20多块谷针田、珍珠田、梅花田;有20余个大小不一的石盾;有数十面红色透明的钟旗,叩之如钟声;有百余棵石竹形成的“竹苑”,意趣横生。

    “卷曲石洞”在200余米的洞厅顶棚上,布满数万颗晶莹透亮的卷曲石,中空含水,弯曲横生,甚至向上生长。“灵霄殿”两壁垂下百尺石帘,五彩斑斓,俨然天宫帷幕。正中有一棵石柱拔地而起,直抵顶棚,称“擎天柱”。柱后有面积约20平方米的水池,石莲漂浮出水面,称“瑶池”。

    “广寒宫”群山耸列,陡峭险峻。两山间为开阔平地,地下湖横陈其间。有60余米高的“梭罗树”,长满成千上万朵石灵芝;有17米高的“霸王盔”,酷似古时武士头盔;有50米高的石佛,巍然屹立;有17米高的“银雨树”,亭亭玉立,洁白有光。

    “十万大山”洞内地势起伏,石峰丛立。山间常有云雾缭绕,有金色塔山、成林玉树,还有螺旋状的高大石柱“螺旋树”。洞内还有“珍珠厅”,石珍珠晶莹闪光,熠熠生辉,似人间仙界。

    Q2:贵州出天子风水宝地这是贵州的什么地方

    剑河县。
    剑河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百里天然原始阔叶林景区横跨久仰、南哨、太拥三个乡镇,蜿蜒50多公里,纵深2公里,景区内珍藏40多种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树种和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我国现存不多、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区,拟建成全省科考与生态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Q3:织金县二龙抢宝风水宝地在哪

    广河上游最大支流的镇舟河流,在沐爱镇沐荫村阎王扁与镇舟镇、牟家山母猪嘴交界处,一河两边,有个远近文明的“二龙抢宝”和“帅旗” 景观。
    先说“二龙抢宝”:这个景观在镇舟河的右边。一东一南的两条山脉,形似两条飞下河的苍龙。一龙自沐荫村11组猴子岩长岭埂向镇舟河边的“元宝”包抄而去,另一龙从镇舟镇仰天窝而下、伸头也包抄“二龙聚首镇舟河母猪嘴河畔,抢争一隆起的一座圆圆的山包——“元宝“。龙头交缠元宝,张抢宝之势,互不相让。这就是“二龙抢宝”。

    Q4:贵州织金万人坟

    ☞〖万人坟〗

            贵州织金有座万人坟,位于贵州织金县的八步镇,是一处距今350多年的古战场遗址。1980年已被织金县人民批准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大墓中间,镌刻着“清康熙三年水西之役 万余双方阵亡将士合葬墓”字样。左侧写着该万人坟修建的经过。 在右侧,则是“古人吊词”:清康熙帝为水西事件平反后,乾隆十年,平远州(今织金县)都司吕文魁为万人坟勒石砌坟,并题词吊唁。

          据有关史书记载,康熙三年,清西王吴三桂为扩充实力,制造水西土司安坤“蓄意谋反”的谣言,使得朝廷派军前往“讨伐”。在“讨伐”中,其下属李本深奉命从大方六圭河到织金对安坤进行围剿。行到六圭河时,李军粮草大已耗尽,只得屯集于六圭河,并檄文向吴三桂求援,而在檄文中误将“圭”写成“广”,致使援兵迟迟未到。李军因粮草欠缺,人困马乏,行到倮陇汛时,遭到安坤率领的少数民族军的伏击。交战中,双方死亡人数达万人,当地群众不忍目睹战死的将士露尸荒野,将其尸骨收投于路旁一个洞穴中掩上泥土,便形成了“万人坟”。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水西万人坟的来历。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叛清败亡,康熙下旨为水西平反。乾隆十年,都司文魁为该坟修坟立碑并题词。
            传说这也是历史上因为一个‘情’ 字而发生的惨烈战争典型例子之一。当然,这是史书记载,而在当地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是安坤知道自己地位即将不保,便将自己的一个小妾许给吴三桂,但送亲队伍行进中,却被安坤家族中的人抢了回去。吴三桂知悉后,感觉自己受到羞辱,随即假借安坤“蓄意谋反”之名兴师问罪。
            贵州大地历史上,除了夜郎古国外,便是水西土司(水西府)了。还有四川辖制的‘乌撒府’,亦名盐仓府(今威宁)。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平水西安坤及南明旧臣皮熊,盐仓被毁。康熙四年迁乌撒府治于卫城;‘乌蒙府’(今云南昭通);‘芒部府’(今云南镇雄);当时称‘四大府’。水西土司从汉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延续至清康熙三十七年,历时长达1400多年。其主要管辖范围为乌江上游流域。当水西府衰败以后,清雍正五年大力退行改土归流,云南广西总督鄂尔泰坐镇两广指挥西南,派属下总兵刘起元镇守,刘起元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烧杀抢夺、见人妻女色美者皆掠夺之,打压当地民众,未认真落实‘雍正皇帝’改土归流一事,引发当地‘夷民’极力抗争,刘起元‘谣言’上奏鄂尔泰说乌蒙夷众不听调度,蓄意谋反,鄂尔泰未实地勘察了解下属所为并随性上报朝廷,于是至雍正八年引发了空前的乌蒙之战,朝廷命颚尔泰调大军直指乌蒙战场镇压‘义军’,遂当地‘民众’同由副将徐成贞和参将韩勋所率领清军展开了激战,战斗持续了几天几夜。拒说乌蒙一役镇雄大地死亡人数约15万之多,血流成河,白骨成山。致使很多族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迁移他乡、严重者还改名换姓、隐身山林等,其中云南‘芒部阿沽’一脉在战乱中也受到了极大影响,迁徙四面八方。

            西南一片神奇而又苍白无力的大地,被历史铭镌,转回贵州万人坟,据说,在万人坟周边的土地里,有一种黄豆至蚕豆大小的黑色块状物,名曰“土子”,是生漆熬制后的固化催干剂。“土子”实际上是人的鲜血滴入土壤中后与矿物质混成的结晶体,可见当年战事的惨烈。

            如今,战事已过350多年,这座万人坟成了历史最好的见证。在毕节所辖区域等地,还有不少的‘水西’后裔。每逢清明节,万人坟前有人祭祀扫墓,还残留着一些清明节时点燃的香烛等。这也不排出崇拜英雄的社会各界人士前去祭祀缅怀!

            后来年久失修,墓碑渐渐消失,留下的只有约50平方米墓地。而这一坯黄土掩埋的已不仅仅是民族英雄们的尸骨,还有他们为了自由不断抗争的壮烈精神。为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再展“万人坟”百年前雄姿,织金县八步镇人民在多方筹措下,对该墓进行修复。修缮后的“万人坟”水西古墓高3.9米,直径10.8米,是目前贵州省最大的古墓。

    Q5:织金谌氏家族厉害吗

    厉害。
    1、谌氏祖谱记载,谌氏祖先自尧帝之三子大节公,分封到洛阳赐姓为谌开始有谌姓。
    2、顺帝时“高第除郡博士”,后官至京辅都尉、右纳史卫尉、大司农诏加奉车都尉阶荆州刺史封汉昌侯,所以织金谌氏家族还是很厉害的。

    Q6:贵州地学先驱谌湛溪

    刘家仁

    (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地质学会)

    陈履安

    ( 贵州省地质科研所,贵州省地质学会)

    谌湛溪先生是我国较早接受近代地学教育的学者之一。从已收集到的资料看,他应是贵州省接受过系统性的近代地学教育的第一人,曾为近代地学知识在我国的应用和传播作了不少贡献。但由于其一生四处漂泊、颠沛流离,有关他活动记录的资料零星分散,而地方志书中对其生平的记载多根据回忆和传说写就,准确性不高。笔者在对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做了一些考证后,将谌湛溪先生的部分生平事迹介绍给读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希望与谌湛溪先生有过接触或掌握其有关情况的读者对本文中的谬误给予指正,向笔者惠赐有关资料,提供线索和帮助。

    谌湛溪,名祖恩,湛溪为字。清光绪八年 ( 1882 年) 生,平远州 ( 现贵州省织金县) 北门大水沟人。10 岁能诗,12 岁参加光绪甲午 ( 1894 年) 科大定府 ( 现贵州省大方县) 考,中秀才,时人誉为神童。后就读贵山书院,成绩优异,被贵州省学政批准食廪。1904 ( 甲辰) 年经礼部批准进入京师大学堂 ( 北京大学前身) 深造,1908 年毕业。1910 ( 庚戌) 年与我国著名学者赵元任、胡明复、周仁、胡适、竺可桢、过探先、钱崇澍等一道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学生,就学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

    谌湛溪先生于 1917 ( 丁巳) 年回国,历任湖南益阳板溪锑矿工程师 ( 1918 年) 、山东中兴煤矿 ( 现山东淄博煤矿) 煤师、河北唐山煤矿局技正 ( 总工程师) 、河北井陉煤矿局技正 ( 1923 年) 、东南大学 ( 南京大学前身) 教授 ( 1923 ~ 1925 年) 、北洋大学 ( 天津大学前身) 教授、厦门大学教授 ( 1926 年) 、江西萍乡矿务局技正 ( 1927 年) 、铁道部技正 ( 1928 年) 、焦作煤矿技正、烟筒山铁矿技正 ( 1929 ~1931 年) 、石景山铁矿技正、贵州省建设厅厅长 ( 1935 ~ 1936 年) 、云南省个旧锡矿勘探队技正 ( 1937 ~ 1938 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抗日战争时期该院迁贵州平越即今福泉县) 教授 ( 1939 ~1944 年) 、贵州大学教授 ( 1946 ~1953 年) 、昆明工学院教授 ( 1954 ~1958 年) 。1956 年退休,定居贵阳,1958 年逝世,享年 76 岁。

    谌湛溪先生酷爱诗文,常以诗叙事言情鸣志会友,有诗集 《柏余集》、论述 《大学补缺》传世。

    谌湛溪先生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矿山第一线,科技著述不多,已知的仅有 “GeneticClassification of Rocks”( 《岩石的成因分类》) 和 “Calculation of the Depth of a Magnetic De-posit”( 《磁性矿床深度计算》) 两篇,后者发表在 “Americ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s”( 《美国矿冶工程师学会会刊》) 上,时间大约在 1940 年前后 ( 具体刊期待查) 。

    在美国留学期间,谌湛溪先生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各种活动,曾参与中国科学社的筹建。受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1914 年 6 月 10 日,留美学生任鸿隽、杨铨 ( 杏佛)等 9 人在美国纽约州倚色佳小镇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初创时实际上是 《科学》杂志社,采取股份公司形式,以股金作为发刊 《科学》的资本,把 《科学》杂志作为一种实业来经营,“股东有享受赢余的权利”。最初考虑招股 40 份,每份 10 美元,其中 20 份由发起人承担,其余 20 份发售。不料中国科学社成立后,在留美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要求入股的人大大超出创始人之计划。到 1915 年 7 月左右,中国科学社有股东 76人,认股 106 份,若全部交齐,股金可达 1060 美元,是当初预计的 2. 6 倍。其中认股最高的是发起人任鸿隽、杨铨,各 3 股,另外 7 位发起人各 2 股。其他指认两股者还有计大雄、邹树文、谌湛溪、钱家瀚、陈庆尧、卢景泰等 18 人,他们与发起人一道成为中国科学社初创时期的骨干。庚款留美虽为公费生,生活经费相对较为宽裕,但 10 ~30 美元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因此,他们必须省吃俭用。例如: 赵元任曾介绍说中国科学社成立未久,一些人试图通过省吃俭用来支持它,有段时间他自己竟因此而得了营养不良症; 另一次他和同学 J. C. S. Tung 发起吃经济饭比赛,不久俩人全都得了感冒而病倒。留学生们所认股份大多数是分 2 ~3 次才交清,谌湛溪先生所认 2 股 20 美元就是分为3 次交清的。中国科学社于 1915 年 10 月 25 日改组为纯学术社团,以“发展中国科学” 为宏伟目标,于 1918 年迁回国内。中国科学社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谌湛溪先生于 1917 年由美回国后,一直活跃在科技舞台上,曾在多所大学教授地学课程并参与了民国中央研究院和中国地理学会等学术团体的草创。

    1921 年秋,东南大学正式开学。校长竺可桢所倡建的新型地学系也于是年招生授课。新型地学系增设地质、气象等新课程,加强自然科学教学,培养众多 “以调查全国之地形、气候、人种 ( 类) 及动植物、矿产为己任”的地学家。该系包括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几门学科,开设的课程有: 地学通论、气象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世界气候、矿物学、地形测量、地图学、历史地质学、地质考察等。规定地学系学生均须修读上述课程。为此,竺可桢先后聘任了曾膺联、徐韦曼、谌湛溪、徐渊摩等专家为学生讲授各种新课程。该系培养了许多地理、气象、地质方面的专家,如胡焕庸、张其昀、王庸、向达、袁见齐、吕炯、朱炳海等。1930 年地质系独立成系,在此前后,教授计有李学清 ( 教授普通岩石学、高等岩石学、土壤地质学) 、孙佩章、张正平 ( 教授构造地质学、地形测量) 、郑厚怀 ( 教授普通矿物学、经济地质学) 、曾膺联、谌湛溪、徐韦曼、徐渊摩、谢家荣、李之常 ( 教授普通古生物学、历史地质学、脊椎古生物学) 、朱庭祜、王恭睦、马廷英等留学归来的学者。

    1927 年 5 月,南京国民党中央会议举行第 90 次会议,议决设立中央研究院筹备处,并推定蔡元培、李煜瀛 ( 即李石曾) 、张人杰 ( 即张静江) 等为筹备委员。7 月,南京国民公布 《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条例》 ( 大学院后改称教育部) ,第 7 条规定,该院下设中央研究院。10 月,大学院成立; 院长蔡元培于 11 月聘请学术界人士王季同、宋梧生、徐渊摩、竺可桢、谌湛溪、曾昭抡、郭任远、胡刚复等 30 余人,组成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筹备会及各专门委员会。11 月 20 日,中央研究院筹备会举行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确定中央研究院为中华民国最高科学研究机关,其职责为直接从事研究工作和指导、辅助、联系、奖励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进行两项; 以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兼任研究院院长,大学教育行政处主任杨铨兼任研究院秘书。议决先设立理化实业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观象台四研究机关。翁文灏、李四光、朱家骅、谌湛溪、李济、徐渊摩被推定为地质研究所筹备员。

    1933 年 3 月,翁文灏、竺可桢、张其昀三人具名发起,邀地学界同志 40 人为发起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谌湛溪参加了该学会的第一届年会及在其间召开的社务会。从参加社务会人员仅有翁文灏、竺可桢、蔡源明、韦润珊、柳翼谋、缪凰林、刘恩蓝、朱庭祜、谌湛溪、朱起凰、邓启东、方壶、张其昀等 13 人看,谌湛溪应为发起人之一。

    1937 年 “七·七事变”,7 月 17 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校园。学校师生几经辗转历尽磨难,于 1939 年 1 月 28 日到达贵州平越县城 ( 今福泉县) 。贵州省命令平越县对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内迁平越做好安排。平越县将文庙内的县立中学腾出,作为教室和办公室,将旧考场屋的县立小学腾出,作为学生宿舍,又租赁了一些民房,略加修缮,充作教授与家属宿舍。后又在福泉山上建起了简易图书馆,开辟了大小两个操场。1939 年 3 月原有教师罗忠忱、伍镜湖、黄寿恒、顾宜孙、李斐英、朱泰信、林炳贤、许元启、范治纶、邵福旿、罗河、李汶、杨耀乾等 20 多位教授陆续到校,茅以升院长又延聘了何杰、陈茂康、谌湛溪等教授,师资力量,甚为雄厚,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41 年 7 月,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与北平交通大学铁路管理学院在平越合并,称为交通大学贵州分校。1944 年12 月湘桂失陷,平越告急,学校于1945 年1 月迁往重庆。交通大学在平越复课期间,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质量很高的学生,毕业后逐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中选为学部委员和院士的有: 佘峻南,林秉南,萧纪美,徐采栋,谭靖夷,陈能宽,庄智育; 命名为建筑和勘测设计大师的有: 佘峻南,胡惠泉;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 陈能宽,葛昌纯。

    谌湛溪先生是一位爱国爱民的科学家、教育家,是一个十分重感情、有骨气的人。他对祖国十分热爱,与同时代的一批有识之士共同为祖国摆脱贫弱而努力奋斗; 他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贫苦民众十分同情,而对压榨贫苦民众的权贵和富豪则报以傲视乃至怒骂。

    谌湛溪先生与同时代的众多著名学者保持着友好联系,诸如竺可桢、翁文灏、秉志( 农山) 、杨铨 ( 杏佛) 、黎照寰 ( 曜生) 、过探先、刘芙若、李济、路季讷、茅以升、吴蔼宸等。特别是与秉志关系甚密。

    秉志是我国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在东南大学教学期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系。谌湛溪先生与秉志两人曾同在东南大学和厦门大学任教,常以诗和答,《柏余集》中多首诗是写给秉志的。

    1929 年著名农业教育家、棉花育种家和造林事业的先驱者过探先病逝,谌湛溪先生与简伯荘作挽诗悼念:

    冀北争鸣日,东海共济时; 廿年弹指过,异地有心知。同作京华客,粗消阔别思; 方期多把晤,哪得便长辞。稼穑千秋业,胶庠一代师; 哀荣家国事,风雨友朋悲。既赴寝门哭,亦陈蒿里诗; 尤怜明德后,八干桂林枝。

    谌湛溪先生在京师大学堂就学期间,曾从我国近代诗人陈衍 ( 石遗) 习诗,多年后仍保持着密切联系。1926 年曾以诗 《上陈石遗师二首》向恩师吐露心声:

    再拜吾师南海上,七十人豪童子颜; 富国筹谋空夙昔,余波绮丽惊尘寰。传经中垒饶心事,落笔昌黎自斗山; 半百门生昂首问,谁系斯文天地间。

    华岳三峰石裂成,一回瞻眺一倾诚; 未知四度秦川眼,争似陈门两立情。

    谌湛溪先生在他的多首诗作中流露出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之情,如 《闻武汉起义》、《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欢迎来宾歌》、 《安源萍乡总工会开幕》、 《开滦活埋矿工哀诗》、《廿年二月八日抚顺煤矿三千矿工死事哀诗四首》等。兹录其中三首于后,读者可从其中得窥先生心迹。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欢迎来宾歌 ( 1914 年) :

    长河浪挟鱼龙走,南岭云横霄汉间; 唯我黄人叨帝眷,千秋拥此好江山。成周礼乐汉唐烈,盛轨莫追攀,古邦岿立耀灜寰。

    连城攻借他山石,古鼎长留不断香; 巨浸并收欧美水,震霆一启典坟光。神州文物昭回耿,赖我少年扬,著鞭莫闲前途长。

    大同雅化何人振,并世两雄白与黄; 黄白一朝握手见,众生齐上华胥乡。师生朋友欢今夕,丝竹夜无央,和平世界鞭先扬。

    安源萍乡总工会开幕 ( 1927 年) :

    赤帜连云起,金声动地来; 万人开胜会,八尺建高台。滚滚词翻峡,轰轰掌击雷; 晴明生气溢,瞻顾几低回。

    开滦活埋矿工哀诗 ( 1929 年) :

    只为黄金不为人,雷霆自古本皇仁; 秦皇岛畔黄泉路,多少三良尽殉秦。

    1935 ~ 1936 年,谌湛溪先生任贵州省建设厅厅长兼。据传蒋介石到贵州视察,召见省及各部门官员。谌湛溪先生先是推托不见,被指名传见后则以语言顶撞,因此触怒蒋介石而被免职。

    谌湛溪先生精于矿山地质,对工作一丝不苟。谌湛溪先生的侄子谌志平曾于 1942 ~1944 年间在个旧锡矿工作,在那里遇到一个老工人,当他知道谌志平是谌湛溪先生的侄子时,谈了一段往事。这个老工人曾在央草堂主井建井时因临时井壁垮塌被埋在地下达一个星期之久。他对谌志平说: “你伯伯在矿上时,每天都下井,手中拿一个小榔头,在井壁的临时支撑上,东敲敲,西打打,大家并不注意,谁知他刚离矿不久,由于临时支撑没有经常检查,未能即时发现问题而垮塌,几十个工人被埋井下七八天,救出后,都已奄奄一息,每天只能喝点牛奶,半个多月才渐渐恢复过来。大家都说: 要是谌老头子在矿上,绝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作为一个矿山企业的总工程师,为保护矿工的安全,坚持到施工现场检查生产安全情况,可见其对工作的负责精神。

    谌湛溪先生就教于多所高等院校,时间跨度达 30 余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但先生已故去近半个世纪,即便是他最年轻的弟子,现在已是年逾古稀,能查访到的已为数不多。本文第一作者曾碰到过一位谌湛溪先生在唐山工学院的学生,谈到了他老师的情况,那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1993 年 8 月 17 日,我到六枝矿务局参加 《织金煤矿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修改) 》论证会。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其结论将作为国务院决策的依据,能源部为此派出了由北京煤炭设计院和武汉煤炭设计院共 10 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参加论证。办理住宿登记的服务员得知我是织金县副县长时告诉我: “有一位北京来的专家留下话,说织金县的领导到达后请尽快安排见一次面。”我向服务员问明这位专家住宿的房间号,放下行李后立即前去拜访。专家是一位老先生,看上去有 70 多岁了。我说明来意后,老先生握住我的手自我介绍说: “我叫脱师禄,我的老师谌湛溪是你们织金县的,是一位十分令人钦佩的师尊。希望你能帮忙打听一下他家里人的情况,如有可能,安排见个面。”在时任县委副书记的谌贻琴同志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谌湛溪先生的侄女谌拙若老师,于专家组在织金县现场考查期间抽空安排他们见了面。

    攀谈中谌拙若老师拿出了她父亲与谌湛溪先生合影的照片。脱师禄先生手捧照片端详了很久,慢慢地告诉我们: “谌湛溪先生是我在唐山工学院求学时的老师。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北方的唐山交大为躲避战祸迁到贵州,地点是在当时的平越县 ( 今福泉县) 。谌湛溪老师学识渊博,在矿冶界威望很高,被誉为矿医,哪个矿山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把他请去难题都迎刃而解。他的学生有很多现在是煤炭系统的业务骨干,对这位老师都十分崇敬和怀念。谌湛溪老师曾告诉我们,他的家乡煤炭很多,希望我们毕业后前去开发。唉!50 多年了,我才来实践老师的嘱托。”

    谌湛溪先生生不逢时,一生大部处于我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黑暗年代,忧国忧民,为祖国摆脱贫弱、复兴强盛而在荆棘丛中奋斗不止。他曾在为同学钱浩如所作的挽联中写到: “君今长眠地下,我今长工地下,静动虽异,各登世外到黄泉”,将地下采矿戏称为在 “黄泉”工作,于诙谐中透露出对失去同学的凄婉、对黑暗世道的愤懑之情。在 1926 年 《寄农山》诗中则直接喊出了 “黄泉幽路满荆棘”的话语。谌湛溪先生满腹地学知识,一腔报国热情,但由于军阀混战,外敌入侵,战祸连年,从事工业建设,备受干扰,毫无保障,未能一展宏图。谌湛溪先生的侄儿谌志平回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晚餐后,曾听到谌湛溪先生以不胜感慨的声调吟诵古人的两句话: “武帝好文而臣能武,文帝好武而臣老矣”! 可以想见他想为国报效而未能一展宏图的苦闷心情。

    谌湛溪先生生逢其时,在祖国极端贫弱,急需科学技术营养的时候,他与同时代的热血儿女们一道,从西方取回了近代科学知识的种子,披荆斩棘,辛勤播种,建立起我国的近代科学团体、科学研究机构、科学院系,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与谌湛溪先生同时代的人们的披荆斩棘,就不会有我国当今兴旺发达的科学技术。

    我国的著名画家刘海粟对谌湛溪先生有个评价: “他是一位正派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认认真真地探寻祖国宝藏,勤勤恳恳地传授知识,洁身自好,不与达贵显宦同流合污,虽出身世家,却无纨袴子弟恶习,任劳任怨,值得尊敬。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人们将永远记住为祖国摆脱贫弱、复兴强盛而曾经在荆棘丛中奋斗不止的科学先驱,永远记住谌湛溪先生。

    参 考 文 献

    [1] 谌湛溪 . 柏余集 . 北京: 1932

    [2] 谌贻燕 . 谌氏族谱 . 湛溪公传

    [3] 贵州省织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织金县志 . 北京: 方志出版社,1997

    [4] 谌志平 . 我的伯父谌湛溪 . 贵州文史丛刊,1993,( 2) : 69 ~70

    [5] 傅洁茹 . 美国退还部分庚款及其用于留学教育的经过 . 历史教学,1995,( 2) : 39 ~42

    [6] 程新国 . “庚款留学”寻踪 . 文汇报摘自 《庚款留学百年》. 东方出版中心,2005

    http: / / www. news365. com. cn / wxpd / ds / sz / t20051008_ 674117. htm

    [7] 张剑 . 中国科学社股东股金与改组 . 中国科技史料,2003,24 ( 2) : 95 ~103

    [8] 南京大学百年史 . http: / /museum. nju. edu. cn/univerhistory/n26. asp

    [9] 姬丽萍 . 抗战前中央研究院的建立及其成就评析 . 山西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1,28 ( 2) : 92 ~96

    [10] 孙宅巍 . “中央研究院”的来龙去脉 . ckzl. net2006 -1 -21 6: 44: 04

    [11] 茅以升在唐山交大 . 前沿网: http: / /qy. swjtu. edu. cn

    [12] 国立交通大学校史 . http: / /www. nctu. edu. tw/school/history. html

    [13] 本会史乘 . 地理学报,2 ( 1) : 149 ~153

    [14] 刘海粟 . 读谌湛溪 《柏余集》( 谌氏族谱中摘录)